第二回半 台灣車體損失保險不對稱訊息的實證研究---節錄
2005-09-07 11:31:41
台灣車體損失保險不對稱訊息的實證研究
曾郁仁 國立台灣大學
蔡英哲 國立台灣大學
鄭安峰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公司
論文編號:2174
收稿2002年9月8日→ 第一次修正2003年1月18日 → 第二次修正2003年7月17日 →正式接受2003年9月17日
?????????????????????????????????????????????????
本論文實證研究台灣車體損失保險資訊不對稱的現象,根據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模型,實證結果發現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存在資訊不對稱的現象。然而我們的模型實證結果支持,在控制保費價格後,保障高低和理賠發生與否並不相關,此一現象在高理賠金額部分更明顯。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利用保費調整,台灣目前購買車體險的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特別在高金額理賠部分,保險公司似乎有效地控制資訊不對稱問題。然而從整體市場來看,調高保費後,由於投保比例大幅下降,我們的研究結果認為整個車體險的市場,可能仍存在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問題有待解決。
關鍵詞:資訊不對稱、逆選擇、道德危險、汽車保險
…………………………………………………………………………………………………………………………………
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十年來,由於經濟成長及國民所得提高,我國汽車市場發展快速,國人購車行為普遍,除了導致國內汽車銷售數量增加,也造成汽車保險業務佔全體產物保險業務比重逐年提高(見表一)。以八十九年為例,汽車保險保費收入達新台幣五百億元以上,另從近幾年業務比重平均值逼近百分之六十,可以看出汽車保險是影響產物保險業經營成敗的關鍵險種。
但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佔汽車保險業務最重要的車體損失保險市場,經營上似乎一直被資訊不對稱問題所困擾,而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見表二)。先是損失率年年高於100%,造成經營虧損,業者不得不於民國八十四年提高保費並緊縮理賠尺度 來解決短暫的危機,但長期下來反而造成被保險人投保意願降低的惡性循環,投保率也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自民國八十四年以後,保險公司損失率雖然大幅下降,但卻有逐年回升的現象,種種跡象顯現汽車保險市場似乎存在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保險公司於民國八十七年進一步把車體損失險區隔為甲、乙、丙三式(各險種承保範圍請參見表三)。但是甲式的損失率似乎仍逐年回升,投保率也仍相對偏低。因此,新制車體損失保險市場 是否存在資訊不對稱是本文極欲探究的議題。
在保險經濟理論中,Rothschild and Stiglitz (1976)指出,如果保險人無法分辨出每一投保人的風險機率,而對所有的投保人皆收取相同的保費,對於那些低風險的投保人而言,他們所支付的保費價格遠超過他們的風險機率,因此低風險的投保人寧可退出這個保險市場,如此一來也就形成了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逆選擇現象,長期而言,必將導致理賠逐漸上升與保費逐漸提高。Rothschild and Stiglitz (1976)進一步指出解決逆選擇的方法是:保險人推出不同保障的產品,高保障的產品伴隨著高保費;投保人因應各自風險高低,高風險的投保人自然選擇高保障,低風險的投保人自然選擇低保障。
從表二來看,台灣車體險市場似乎提供很好的自然實驗來檢驗Rothschild and Stiglitz (1976)的理論。首先,投保率的下降似乎反應「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不斷推出新的保單,利用高保障高保費來區隔市場,又似乎遵循Rothschild and Stiglitz (1976)解決逆選擇的建議。因此,本論文希望利用台灣車體險市場的資料來檢驗Rothschild and Stiglitz (1976)的理論預測。
雖然不對稱訊息(包含逆選擇與道德危險)普遍存在於經濟社會許多問題中,並不是保險市場獨有的問題,Chiappori (1997)指出汽車保險投保人的資料是研究不對稱訊息很好的實證資料。主要原因是保險公司對於被保險人的資料,往往可以有超過50個變數以上的詳細紀錄,甚至包括被保險人的出險次數與謹慎的駕駛態度等。因此,透過保險公司的紀錄可以完整反映出被保險人的駕駛行為與投保行為間的關係。
Dahlby (1983, 1992)、Dionne (1992)、Puelz and Snow (1994)、Dionne and Gouri?roux (1996)等人亦曾採用汽車保險資料來做過相關實證研究,這些文獻部分支持保險市場存在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另一些文獻卻支持保險市場並不存在資訊不對稱的現象。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批評過去文獻的計量方法並未控制資料異質性的問題,他們提出新的實證方法,並採用法國的汽車責任保險為研究對象,他們的研究發現:在控制資料異質性的問題後,法國汽車保險資訊不對稱現象並不明顯。
回顧國內的相關文獻,陳瑞(1998)分析了我國汽車損失保險中道德危險的類型,進而提出具體有效的防治對策。陳清翼(1998)發現消費者投保後,其消費行為會隨之改變,加上汽車維修業的供給彈性是無窮大,造成申請理賠的保險給付大幅增加。陳森松(1996)針對汽車損失保險市場調查發現,保險費率不斷調漲、投保率不斷萎縮、賠款率卻不斷上升的情況,試圖藉由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找出能有效區隔車體損失保險市場的變數,以利保險業者發展不同的保險商品。賴?賢(1995)針對汽車保險的經營危機指出,車商介入汽車保險市場、保險業間的惡性競爭與車主保險需求偏低,三者造成保險成本增加,再加上不斷調高費率,造成車主拒絕投保汽車損失保險,如此一來保險市場當然有解體的危機產生。陳彩稚(1995)研究汽車商介入保險市場的影響發現,車商藉由修車廠與車商保險代理人控制車體險市場,隨著佔有率的提高,修車成本也提高,造成損失率始終居高不下。費率雖然一再調整,僅是片面增加車主的負擔,並未能解決市場惡化的問題。從上述過去文獻的討論可以看出,保險業者與車主之間因存在資訊不對稱,保險業者始終都以不斷調高保費來因應損失率的提高。但過去的文獻對保費的提高是否解決了台灣車體險市場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卻一直未曾提出具體佐證。本文除了參考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的做法,也嘗試發展其他模型來檢驗保費與資訊不對稱的關聯性。
本文認為台灣汽車保險市場提供一個自然的實驗讓我們來檢證不對稱訊息是否存在於市場中,並且進一步檢驗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的結果。本研究不同於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的貢獻之處 在於,(1)研究險種不同: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是以汽車責任保險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是以車體損失保險為研究對象。雖然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在汽車責任保險市場並未發現有資訊不對稱的現象,但是,合理的疑問是: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所得到的結論是否可能因為險種不同而會有差異。(2)國家不同: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是以法國地區的資料進行研究,本研究則是利用台灣地區的資料。他們從法國的資料實證結果發現資訊不對稱問題不顯著,但這並不意味任何國家保險市場也都如此,因此,本文要進一步利用台灣地區的資料來檢查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所得到的結論是否有地域普遍性。(3)資料不同: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為了控制兩種不同保單保障幅度的差別,他們只研究理賠是超過兩輛汽車所造成的重大損失,然而只研究重大損失,甚至將小損失的理賠當作沒有理賠,事實上已經忽略了許多有價值的可觀察訊息。由於保險公司往往在核保與理賠上會較重視金額大的理賠,本論文因此採用理賠金額當作篩檢變數,希望藉此安排來檢驗是否資訊不對稱問題會隨理賠金額而遞減。另外保障不同也會反映於保費,但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對保費沒有控制,因此本研究蒐集保費資料,並在控制變數中加入保費。(4)計量方法不同: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對理賠(被解釋變數)採用虛擬變數,計量方法使用probit迴歸。然而現實理賠的狀況,往往隨著金額不同而不同,因此本研究除了依循Chiappori and Salani? (2000)的作法以外,另外對理賠(被解釋變數)採用連續變數而不是虛擬變數,當然計量方法是採用線性迴歸。
本篇論文首先討論研究動機與目的,在第貳段落敘述研究資料與實證研究的方法和流程,在第參段落我們報告論文的實證結果並分析實證的意涵,最後作成我們的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